《Loki》-為欺騙而欺騙的詭計
作為一個成功的反派,最重要有著讓人信服的理念,並不是為了破壞而破壞,就如Thanos彈指消滅一半人口,只為解決人口過多的問題(合不合理見人見智)。然而說到Loki,他的目的是甚麼?非常簡單直接,只是想別人認同……雖說Loki的設定是神話人物,卻因為一個如此人性化的原因,而幹著一件接一件的壞(蠢)事,也難怪讓觀眾如此喜愛這個角色。
・
隨著《Loki》的影集推出,大大改寫我們對Marvel世界的三觀,亦同時打開Marvel最重要的多元宇宙走向,為第四階段電影帶來關鍵性的一步。甚至隨著第四集的過去,TVA裡頭三頭假的Time Keeper,極有可能帶出下一個大反派-Kang the Conqueror(征服者康)。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去看,《Loki》在這段過渡期中,絕對是最有份量的一部。不過對我個人來說,更重要的是終於可以一探洛基的內心世界。
在頭三集,從洛基與探員Mobius的幾番對話,不難看出他自大又自負的性格,兩人之間的互相調侃絕對是看點之一。但在提起母親及諸神黃昏之時,他卻隱藏不了內疚與自卑。在劇集開頭完全捉摸不到他的目的,他想改變時間線拯救Asgard?與Mobius產生友情幫助時間局?還是想推翻時間局的一切?
・
「洛基注定要失敗?」
在第二集過後,Loki與女版Loki(Sylvie)聚頭,在不同時間線下穿梭。穿梭間卻不幸遇上時間平板缺電,二人想盡辦法回到正常世界,但Loki卻一次接一次出包,先是醉酒鬧事,後在打鬥時把平板撞毀。我甚至懷疑他故意讓自己失敗,就如他的人生一樣,自大卻自卑,想出最好的詭計後,再由自己戳破謊言,這只是一個為欺騙而欺騙的詭計。
最後Loki愛上女版的自己,從來得不到認同的洛基,終於受到別人(自己)的肯定,這很符合他自戀自大自卑自憐的性格。他們的愛情甚至導致時間線分叉,真是一個合情合理又浪漫的故事。這個騙局,我們就讓他一直演下去。
陳銳